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产业链和供应链遭受冲击、新一轮科技竞争全面展开等因素影响下,中国现行产业体系面临巨大挑战,迫切需要转型调整。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是现代产业体系,因此,加快构建面向未来、有强大国际竞争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思路
所谓产业体系就是所有产业相互关联衔接的系统,它既是全社会所有产品投入产出相互关联的体系,也是所有产品供给流通与消费的一体化体系,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现代产业体系本质上是低碳、环保、智能化、互联网化的投入产出体系,是互联网、大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产业的融合,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大规模智能化定制生产方式为主导的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与时俱进的概念,是现行产业体系不断变革、不断创新、不断发展进步的结果。影响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消费需求个性化、集成化和便利化的变化,数字、智能、互联网等技术的进步是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与发展的两个最重要影响因素。客户需求导向下的新一轮技术进步已经引起了产业之间边界的消失,虚拟与现实相互连接,产业生产与服务组织方式发生重大转变。这些变化已经促使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战略与实现路径明晰显现。
实施“弯道超车”战略。面对全球产业竞争与发展的新变化,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新变化,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要有跨越与赶超的勇气与动力,我们要抓住消费需求转变的历史时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目前,我国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发展,在5G通信方面已经有领先优势,高端智能设备制造、数字制造方面也在不断进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我们要抓住机遇,敢于创新领先,实施“弯道超车”。也就是在发达国家技术封锁的条件下通过“双循环”扩大开放,同时通过自主创新实现关键技术突破,直接占据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发展形成高端、高新、高效为主的产业体系,形成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尤其要在制造业方面努力突破,重点推动我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领军者。
推进扬长补短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许多产品产量都位居全球领先地位。但仔细分析下来,现行产业体系有长处也有短板。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分工来看,在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高端农业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特别是在某些高技术产业、零部件、工艺技术等方面尚有许多短板。比如,在无人驾驶和新能源方面我们有短板,在高端芯片制造、大数据技术、工业操作系统、智能装备、供应链技术与管理、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等方面也有短板。因此,构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进行高效率的合作创新,把现行产业体系、产业链价值链的短板补起来,形成有效的迭代发展。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现代产业体系应该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体系,是当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建设这样的现代产业体系需要从现在到未来持续不断培养领先的国际竞争力,这样的国际竞争力表现在三个重要方面。一是全球价值链控制力。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大部分产业应该具有较高的全球价值链控制力,成为全球价值链的领军者。现代产业体系的价值链控制力实质是指对价值链上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的控制力。有控制力就具有未来相关产业的战略引领性,即一方面意味着产业体系本身具有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另一方面能够带动其他价值链上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和产业的升级,同时能够在为消费者生产服务的过程中获得高附加价值。二是产业创新发展能力。现代产业体系是新技术发展的结果,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结果。为此,现代产业体系就需要有强大的创新发展能力,能够不断使产业的技术、工艺、产品、服务进行迭代,成为产业发展的方向标。现代产业体系的强大创新发展能力不光表现为能够出成果,更表现在能够高效率地出成果、快速地出成果,这样才能一直保持全球领先。三是强大的资源配置力。现代产业体系应该具有强大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开放合作的体系,在获取全球优质资源的同时,又可以高效率低成本地进行资源配置,可以给全球消费者提供符合他们偏好的最满意的产品与服务。强大的资源配置力有赖于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强科技合作、产业合作与企业合作。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实现路径
我国现行产业体系如何转变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全球领先的现代产业体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从目前的全球产业竞争态势来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双循环”与协同创新并重。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战略。“双循环”的关键是产业链可以循环起来,为此我们需要“扬长补短”,首先完善国内产业链供应链,补齐关键技术、关键部件、关键材料等方面的短板。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市场首先是国内市场,其次是国际市场。因此,产业体系成功转型升级最主要的是在高端、高新产业发展方面实现突破,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对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为此,我们需要发挥国际国内各方力量进行融合协同创新。其中,促进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的联动,形成“政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全面推动产业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十分重要。
第二,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发展。制造业是产业体系的中坚力量,是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没有制造业的转型发展就没有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当前,我国制造业正面临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关键时期。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全球制造业一直在酝酿变革,尤其是制造强国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一直追求在制造业领域的创新领先。比如,2011年影响全球的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论述、“工业4.0”对制造业带来的变革的相关探讨、CPS展开的虚拟制造研究等,均是制造业面向未来寻求进步的积极探索。针对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未来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方向应该是数字制造、智能制造、互联网制造,本质上是要形成新的制造生产新模式。
第三,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之关键环节集群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中高端高新产业的产业链由许多不同环节组成,产品价值由产业链上的某些关键环节所主导。这些关键环节对产业链上创造价值、推动整个链发展的作用很大,在产业体系与产业链的发展中处于领导地位,是产业体系与产业链的竞争优势所在。为此,应采取相应措施来促进我国高新、高端产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之关键环节集群式发展,在关键的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算法、智能装备生产、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互联网C2M平台、芯片制造新工艺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助力现代产业体系中面向未来的新型高端产业快速发展。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