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A

文汇报——刘明宇:数字经济加持下的新消费将造就国际化新型消费城市

消费是解决增长的第一动力。今年疫情期间,社交疏离政策让相当一部分居家消费快速进入了数字加持的新消费时代,如网购、远程问诊、在线教育、在线娱乐等。消费者与供应方之间在短时间内快速建立起了新的连接通道。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社交网络为渠道,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消费模式异常火爆。

上海出台《关于提振消费信心强力释放消费需求的若干措施》,并举办“五五购物节”活动,打造国际消费城市的标志性活动,这使新消费模式进一步发展。数字经济加持下的新消费,将造就国际化新型消费城市。

新消费本质上是通过新技术和新模式建立与消费者的新关系,而非消减疫情影响的权宜之计。实际上,疫情暴发之前,新消费就是消费升级方向。新消费能走多远,关键在于供给方能在多大程度上把握消费者的需求,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上海的国际知名高端品牌集聚度超90%,集聚了众多知名线上服务平台,同样,上海也是数字经济领先的城市,主要电商直播平台的用户数量居全国首位。

随着分工深化,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生产过程、价值传递主要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数字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据预计,2024年全球IT预算的51%将来源于数字化创新/数字化转型,中国这一占比将超过70%。

数字技术加持下的企业,能够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低成本、高品质的产品或服务定制。消费者也能够从设计端反映自己的偏好。

从产品设计的消费者触点,到定制化生产、体验性消费,数字经济对于新消费的促进是全方位的。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程度,决定了企业能够吃到多大的新消费蛋糕。长期看,新消费的价值创造由企业和消费者共同进行,蛋糕可以无穷大,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

打造消费者的美好生活,除了实物产品与消费者通过网络实现新连接,新消费的增长空间主要在网络服务、各种数字化产品。

数字化产品传播成本低、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也有巨大的市场拓展空间。成功的数字化产品,关键在于挖掘消费者的需求。当下,文化、娱乐、教育、医疗都在拥抱数字化,但是优质的数字化产品相比需求仍然供给不足。

发展数字加持下的新消费必须实现三个突破。

首先企业要突破传统思维,完成数字化转型。数字时代的新消费并非业务简单地由线下转移到线上,而是通过数字技术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提升消费体验;其次,不同部门和领域的数据需要协同开放、共享、交换,才能释放更多的价值创造机会;第三,消费者的信任和投入决定了新消费能够走多远,要探索如何通过规则保障数字化进程中各方利益。比如,如何保护消费者的隐私,如何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管理权。

一旦突破这些瓶颈,数字经济的生产力优势就能充分发挥,并释放新消费潜力,重塑消费格局。

目前,上海的全球连通性高,根据全球权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机构GaWC发布的世界级城市排名,上海在Alpha+(一线城市)级别中一直名列前茅。上海不仅要抓住当下,更要抓住新消费的未来,建设国际化新型消费城市。

建设国际化新型消费城市,上海需要打造全球新消费的示范中心,聚集国际上支持新消费的新技术、新模式,为新消费的创新企业提供试验空间,为来自中国和世界的消费者提供新体验。

同时,利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行先试优势,进行监管沙盒设计,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市场管理规则,提供与国际市场网络互联的高效通道,使得数字产品畅达世界。通过集聚新消费领域内容创新、技术创新的人才,推动上海成为新消费的创新高地。

原文刊载于《文汇报》2020年6月16日第2版